在杀入世界杯决赛后,克罗地亚这一只有417万人口的欧洲小国时隔20年再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一个国家的足球兴衰最根本还是源自本土青训,那么格子军团的青训系统又是怎么样的呢?在上一篇介绍完了当地制度和俱乐部后,我们这次来了解一下克罗地亚值得关注的00后球员。
在经历了97、98两代的人才井喷之后,克罗地亚青训进入了短暂的低谷,出生在2000年这批球员整体水平较低,他们在2017年以东道主的身份晋级了U17欧洲杯,但最终以一平两负的糟糕成绩小组淘汰;这批人后来艰难打进了2019年U19欧洲杯第二阶段预选赛,但再次以一平两负的成绩折戟。
中场安泰·帕拉韦尔萨(Ante Palaversa)是这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本赛季刚升上哈伊杜克一线队后迅速占据了主力位置,他身材高大、擅长出球、视野开阔,但防守有待提高,关注他多年的曼城今年冬窗将其收入囊中并暂时回租给哈伊杜克,然而帕拉韦尔萨在下半程状态却明显下滑,在经历了U19欧预赛的失利后在俱乐部也丢掉了首发,据称曼城希望提前收回帕拉韦尔萨以免他在哈伊杜克每况愈下。
门将多米尼克·科塔尔斯基(Donimik Kotarski)是前U17队长,在2017年欧少赛上一战成名而被阿贾克斯相中,他扑救反应非常快,出球能力冠绝克罗地亚任何一位青年门将,缺点是有时候出击过于毛躁。本赛季科塔尔斯基力压年长3岁的荷兰门将范布拉德伦成为阿贾克斯U21主力,但是总共居然丢了67球之多,作为卫冕冠军的他们本赛季也掉落到了第11名,阿贾克斯对这样的表现显然并不满意,下赛季科塔尔斯基将会面对即将加盟的同龄荷兰U21国门舍尔彭的竞争,这对于科塔尔斯基来说将是一场巨大考验。
这一代比较值得关注的还有哈伊杜克前场多面手米茨海尔·舍戈(Michele Šego)和摩纳哥左后卫乔利纳(David Čolina),他们都入选了2017年《卫报》评选的全球60大妖人,其中后者还成为了今年金童奖的克罗地亚独苗,但这两个位置在克罗地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未来他们将会面对严酷的挑战。
拜仁U19队长约西普·斯坦尼希奇(Josip Stanišić)可踢中后卫和右后卫,出球能力很强但失误略多,具有德克双籍的他曾拒绝为克罗地亚效力,但在德国青年国家队主帅一直冷落他之后也或许会回心转意,只是克罗地亚或许也对他提不起兴趣了。
2001一代拥有不少天赋异禀的球员,但U17国家队成绩毁在了糟糕的主教练手上。这批人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天才边锋安托尼奥·马林(Antonio Marin)。马林盘带技术极佳且拦抢能力非常强,对抗稍差,年纪很小时便开始和大一岁的球员一同训练,上赛季已经完成了克甲首秀,本赛季作为全队年纪最小的球员贡献了3次助攻,据称五大联赛各大豪门都正在关注这把边路利刃。
马里奥·武什科维奇(Mario Vušković)司职中后卫,但却具备精妙的任意球脚法,还曾是U17国家队的第一点球手。武什科维奇体格高大强壮,护球能力很强,即使面对高位逼抢也能很冷静地将球摘出来。这名天赋异禀的后卫目前效力于哈伊杜克二队,有进过一次一线队的联赛名单但目前尚未完成克甲首秀。
武什科维奇的父亲是哈伊杜克梯队教练,球员时期因为伤病而早早退役,当上教练后曾经为了避嫌而把儿子送到RNK斯普利特,但小武什科维奇很争气地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即使不靠父亲也能立足。值得一提的是,武什科维奇和马林都入选了2018年《卫报》评选的60大妖人,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他们要比再早一年入选的舍戈和乔利纳情况要好点。
克乙俱乐部希本尼克在培养出查莱塔-察尔后已沉寂了多年,近来总算又冒出一位名叫马尔科·布拉特(Marko Bulat)的中场妖人,他擅长一脚出球,喜欢活跃于肋部策应边路,他的这一特点在之后介绍球队打法时还会做详解。小布拉特的父亲是克罗地亚前国脚,叔叔则曾入选过U21国家队,而这两位也正是希本尼克的主席和体育总监。在亲属们的“保驾护航”下,布拉特从刚入选U15国家队时的边缘人物成长为了U19国家队主力阵容里最年轻的球员。
廷·赫尔沃伊(Tin Hrvoj)司职右后卫,也能客串左后卫,目前效力于萨格勒布迪纳摩U19。相比起马林和武什科维奇,赫尔沃伊说不上天赋特别出众,早期只有一记传中绝活,防守相当糟糕,后来逐渐练出了盘带技术和身体素质,盯人也越来越紧,虽然面对技术型边锋还是比较吃力,但比起过去已经进步非常明显。在克罗地亚紧缺青年右后卫的情况下,赫尔沃伊或许是未来国家队主力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这一代值得注意的还有哈伊杜克边锋布尔尼奇、切尔西门将日格尔、萨格勒布迪纳摩中场尤拉尔季亚和克里兹马尼奇以及佛罗伦萨中场弗鲁克,不过后两者近两年被伤病严重耽误,在此之前他们的潜力几乎接近马林。
要说到2002年一代的核心,那非萨尔茨堡红牛中场卢卡·苏契奇(Luka Sučić)莫属。苏契奇视野开阔、盘带和出球相当出彩,拦抢能力尚可,绝对速度不快但启动速度飞快,还具备前插得分的绝技,当今足坛很难找到和他技术风格类似的球员,他或许是克罗地亚最具潜力的00后中场之一,也是继科瓦奇兄弟、西穆尼奇、拉基蒂奇之后又一有望成为国家队关键球员的海外克裔。
约什科·格瓦尔迪奥尔(Joško Gvardiol)主打中后卫,也可以左后卫,他是18/19赛季萨格勒布迪纳摩青年欧冠阵容里最年轻的球员,而且他还占据了主力位置。早期作为中后卫的他非常喜欢在后场玩花活,虽然几乎没玩失误过,但这些花哨的动作往往耽误了球队的推进,可这些技术却又是他踢左后卫时突破的利器,屡试不爽。通常这种风格的球员更喜欢也更适合踢边路,但他却认为中后卫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近来也逐渐更追求简单务实。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萨格勒布迪纳摩的边锋尤尔切茨、队长兼中场托梅克、前腰瓦西利、哈伊杜克的边锋比乌克以及里耶卡右后卫布拉乌特,不过他们都暂时还没体现出未来能够在国家队立足的潜力。
克罗地亚01、02两代球员都能达到青训队史中上水平,而03一代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在过去的一年里破纪录地共有7名03年球员提前升上U17国家队,分别是托米斯拉夫·杜夫尼亚克(Tomislav Duvnjak)、伊万·丘贝利奇(Ivan Ćubelić)、维克托尔·卡尼扎伊(Viktor Kanižaj)、菲利普·布雷卡洛(Filip Brekalo)、罗贝尔特·佩利万(Robert Pelivan)、马尔措·丘里奇(Marco Ćurić)以及诺埃尔·比利奇(Noel Bilić)。
杜夫尼亚克是03一代的队长,司职中场,推进迅速、防守积极,原地摆脱能力远超绝大多数同龄人,具备开阔视野的他总能观察到队友的跑位,但遗憾的是他的长传能力并没有跟上他的视野。限于其出球水平,杜夫尼亚克的定位本该是一名B2B,可是因为这一代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组织型后腰而让他来充当核心,对于他的期待或许有两种,一是在环境所迫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组织核心,二是未来和其他年龄段的组织型中场搭档时完全释放出他的B2B才能。
在哈伊杜克连续四代青年队由中后卫担任队长后,作为前腰的丘贝利奇总算打破了垄断。丘贝利奇擅长短传配合,还能拉边突破,抢断能力尚可但只有在专门的战术布置下才会比较频繁地回防,更重要的是他极具领袖气质。未来丘贝利奇很可能在青年国家队与杜夫尼亚克一前一后形成中场双核,而剩下一个位置应该会是伊万·沙拉尼奇(Ivan Šaranić)、卢卡·伊什利奇(Luka Išlić)、马尔科·诺瓦克-斯坦科(Marko Novak-Stanko)、伊万·克罗洛(Ivan Krolo)以及一些海外克裔球员竞争。
克罗地亚几乎任何一代都少不了出色的边锋,而这批人最出色的边锋毫无疑问是萨格勒布迪纳摩的卡尼扎伊。卡尼扎伊和克罗地亚大多数青年边锋一样左右脚均衡且盘带非常出色,但又有几点很大的不同:首先,卡尼扎伊并不是一台进球机器,而是一个几乎顶配的僚机,观察到处于比自己位置更好的队友时总会毫不犹豫地将球传出去;其次,卡尼扎伊更常踢右路,在拥有佩里西奇、雷比奇、皮亚察、布雷卡洛、马林、尤尔切茨等众多左翼之后,克罗地亚总算等到了一位正经的右边锋。另外相当难得的是他的跑动非常积极,无论是前场逼抢还是回收防守都非常到位。
F·布雷卡洛是沃尔夫斯堡边锋约西普·布雷卡洛的亲弟弟,司职左后卫,左右脚均衡的他也客串过右后卫。作为萨格勒布迪纳摩又一天才左后卫,他通常会被拿去和哥哥的队友索萨来对比。与同期的索萨相比,F·布雷卡洛实际上要全面不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F·布雷卡洛脚下技术更细,具备单兵突破能力;其二,他防守位置感更好,很少出现失位的情况;其三,他左右脚均衡,除了能客串右路,传中动作选择也更多。未来或许能期待一下布雷卡洛兄弟能像当年科瓦奇兄弟一样在国家队发光发热。
米斯拉夫·扎德罗(Mislav Zadro)是科塔尔斯基之后又一天赋奇高的门将,他的反应极快,总能在对手射门的一刹那迅速做出扑救判断。他的个性也非常鲜明,2017年参加MTU杯五人制足球(一项众多欧洲豪门11人制梯队参与的赛事)时曾以两记远射分别攻破巴萨和阿贾克斯的大门,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整届赛事最万众瞩目的球员。
另外他还有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他的爷爷正是前南内战时期在武科瓦尔牺牲的克罗地亚著名司令官布拉戈·扎德罗,26年后他在武科瓦尔纪念杯(克罗地亚最大型U14赛事)上代表萨格勒布迪纳摩夺冠并当选赛事最佳门将,在当年爷爷城门失守的地方把守住了大门。
克罗地亚目前断代最严重的的中锋位置或许也会在这一代得以解决。这批人有两名非常值得期待的中锋,一位是萨格勒布迪纳摩的巴尔托尔·巴里希奇(Bartol Barišić),另一位则是萨格勒布火车头的罗科·西米奇(Roko Šimić),后者是克罗地亚名宿达里奥·西米奇之子,不久前刚拒绝了亚特兰大的邀请。两人支点作用都相当强,并且机会把握能力上佳,他们的成长对克罗地亚惯用的传中打法至关重要。
这一代的左边锋虽说肯定不如右边锋卡尼扎伊,但这个位置的选择非常多,在过去三年里克罗地亚U14、U15和U16主帅已经先后用过里耶卡的N·比利奇、哈伊杜克的莱奥纳尔多·佩特罗维奇(Leonardo Petrović)、奥格斯堡的弗拉尼奥·伊万诺维奇(Franjo Ivanović)、萨格勒布迪纳摩的文科·罗齐奇(Vinko Rozić)以及安泰·茨尔纳茨(Ante Crnac)。五人风格迥异,后续的文章会穿插着做更详细的介绍。
佩利万是这批人防守最好的后卫,他的风格很接近维达,身材并不高大但卡位非常强,一对一防守能力堪称精湛,他是联赛里唯一一名能盯住巴里希奇的后卫,在2017年欧预赛更是作为全队年纪最小的成员之一将德国左路完全防死。佩利万目前还需提高的是出球技术,另外比较可惜的是最近受到伤病影响的他在U16和U17国家队位置不稳,但只要他能调整好状态,依旧会是后防线的定海神针。
03一代并不是强在他们有多拔尖的球员,而是具备非常可观的阵容厚度。除了上述球员,欧洲各国这一代还有非常多优秀的克裔球员,目前被克罗地亚征召过的包括前面有提及的效力在奥格斯堡的奥地利克裔伊万诺维奇和效力于苏黎世的瑞士克裔后卫丘里奇、来自瑞典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混血中场菲利普·阿姆布罗日(Filip Ambrož)、效力于拜仁的德国克裔后卫加布里耶尔·马鲁希奇(Gabrijel Marušić)和中场加布里埃尔·维多维奇(Gabriel Vidović)等人。
当然也有选择了为自己目前所在国家效力的克裔,比如和阿姆布罗日同效力于哥德堡的瑞典U16队长罗宾·格拉瓦克(Robin Glavak)、斯图加特中后卫亚科夫·舒韦尔(Jakov Šuver)、多特蒙德右后卫利昂·塞米奇(Lion Semić)、奥地利门将尼诺·莱斯亚克(Nino Lesjak)、中场安托尼奥·乔西奇(Antonio Ćosić)和后卫莱奥纳尔多·伊夫基奇(Leonardo Ivkić)等等,可以说03一代本土球员和海外克裔一同达到了罕见的高度。
克罗地亚的青训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每当培养出一两批非常出色的球员后总会马上又堕入低谷,88、89之后如此,97、98之后如此,03之后依旧如此。萨格勒布迪纳摩04一代标志着俱乐部青训本次低潮的开端,但奇怪的是他们在更年少的时候实际上在国际赛事上获奖无数,到了大概14岁时好像突然中了邪一样全队集体陷入了长期的低迷,更可怕的是即使从其他球队挖来妖星也无济于事,反倒是新援也被感染了“低迷病”。
值得一提的是迪纳摩这一代有两位克罗地亚前国脚之子,分别是中后卫莫雷诺·日夫科维奇(Moreno Živković)和边锋加布里耶尔·鲁卡维纳(Gabrijel Rukavina)。前者是迪纳摩03一代队长,他的父亲是勒沃库森名宿博里斯·日夫科维奇;后者是U15国家队队长,父亲托米斯拉夫·鲁卡维纳曾效力过迪纳摩、哈伊杜克和奥西耶克,目前是U17国家队主教练,未来或许会对儿子照顾有加。
这一代仅有可以寄予希望的两名球员都是门将,分别是里耶卡的穆哈梅德·坦伊奇(Muhamed Tanjić)和哈伊杜克的托尼·西利奇(Toni Silić),其中后者在15岁时就连跳两级在哈伊杜克U17打上了主力,但他们暂时都还没展现出科塔尔斯基和扎德罗的潜力。
05一代同样相当糟糕,尤其是迪纳摩和火车头两家俱乐部几乎都触及了空前的最低点,值得高兴的是奥西耶克这一批人标志着这家球队青训的崛起,代表球员包括中场兼队长卢卡·巴里奇(Luka Barić)、后卫马林·普雷科德拉瓦茨(Marin Prekodravac)和门将内马尼亚·波兹纳诺维奇(Nemanja Poznanović),并且奥西耶克在接下来几代(除了06)里表现都相当抢眼,另外RNK斯普利特和伊斯特拉1961这一代也非常出色,但出于俱乐部影响力和资金预算不足,他们参加各大赛事的机会不是很多。
当然,其他俱乐部这一代也并不是没有值得关注的球员,比如上一篇有提及的迪纳摩的凯加利和哈伊杜克的莱奥·普乔(Leo Pućo),前者是迪纳摩在青训遭遇严重打击后从斯普利特地区挖来的全能型中场,后者是个人能力极强的突破手,经常上演一条龙突到底的拿手好戏。而勒沃库森也有一位名叫诺亚·佩施(Noah Pesch)的德国克裔值得关注,他很早就和大一岁的球员一同训练,本赛季更是作为全队年纪最小球员穿上了10号球衣,佩施无疑是这一星光黯淡的一代的强力补充。
其实要说06一代是克罗地亚青训低谷对部分俱乐部而言是不公的,但因为青年国家队的实力还是太过于依赖迪纳摩的青训,只要迪纳摩不给力,国家队就没戏,其他俱乐部目前也只得承认“肥死的马比骆驼小”。不过迪纳摩也并非完全完全没戏,至少他们的中锋廷·米利亚克(Tin Miljak)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这名攻击手身材高大,但脚下技术却非常细腻,比较可惜的是他患有哮喘,而这也是他现在的最大阻碍。
而哈伊杜克从这一代开始算是开启了一个王朝,他们的中场杜耶·雷伊奇(Duje Reić)或许是哈伊杜克历史最具天赋的球员之一,他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和大一岁的球员一同训练,而且即使提前升上高一个年龄级别的球队他也依旧是绝对主力。雷伊奇主要以盘带、出球和远射见长,早期比较粘球,让人不禁担心会步哈利洛维奇的后尘,但在身边大一岁的队友和对手开始发育后,雷伊奇不再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比赛局势,便逐渐成为了一名团队型球员,有时候甚至因为太过无私而耽误了绝佳机会。
想要开启王朝当然还不能光靠雷伊奇一人,他们中场还有一位名叫马泰·伊夫科维奇(Mate Ivković)的高中场本赛季提前升上了U14,他的小技术非常出色,反击速度很快,虽然传球失误较多,但没法掩盖他是一台能高速运转的进攻推进器这一事实。而他们这一代的队长是中后卫博尔纳·奥尔利奇(Borna Orlić),他长得不算很高,盘带相当娴熟,很难想象这样风格的球员居然是一名中后卫。
哈伊杜克除此之外还从RNK斯普利特挖来了一名攻防俱佳的卡尔洛·鲁迪奇(Karlo Rudić),这名边路球员还在老东家的时候完全就是一拿球就能让人看出来和所有队友根本不在一个级别,这在防守硬度、盘带技术和对比赛的阅读能力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哈伊杜克边路并不太缺人,鲁迪奇目前的定位尚不明确,不排除未来可能会像中场位置发展。
名不见经传的杜布拉瓦同样在这个时候迎来了他们的黄金一代,代表球员包括队长布兰科·帕维奇(Branko Pavić)、前锋马泰奥·塞尔蒂奇(Mateo Sertić)和门将伊万·科瓦契奇(Ivan Kovačić)等人,他们在面对迪纳摩、哈伊杜克、火车头、里耶卡、奥西耶克等众多大球会时毫不逊色,这在后续介绍赛事的文章里会继续详细叙述。
07一代虽然说不上极具潜力的一代,但却又不少俱乐部步上了正轨,小至扎达尔和亚德里亚,大至萨格勒布迪纳摩。迪纳摩这批人被寄予最高期待的无疑是他们的边路多面手洛夫罗·茨海尔菲(Lovro Chelfi),懂球帝用户或许会对这名球员多多少少有点印象,因为本赛季迪纳摩U12打配合的一段视频曾经在这里发布过,而茨海尔菲就是那位马赛回旋的2号。
茨海尔菲身材非常瘦小,盘带技术极其出色,但绝对速度和身体对抗是他的弱项。此前他主打的是左翼和右翼,也有客串过中场,不过意外的是本赛季主教练居然让他踢左后卫,踢得和打右后卫的布雷卡洛一样别扭,简直就是“扬短避长”,而他也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位置是左边锋。鉴于迪纳摩这一代现有的边锋大多是波黑和斯洛文尼亚球员,茨海尔菲未来在青年国家队应该还是会回归边锋位置。
哈伊杜克队长约西普·拉德曼(Josip Radman)和茨海尔菲的风格非常相似,他们两人在场上的身影都能让人想起梅西,而他们也是这一代仅有两位曾受邀到巴萨夏令营受训的球员。插句题外话,这一代几乎所有有潜力的球员都是巴萨球迷。拉德曼比茨海尔菲幸运得多,他起初也是踢的边锋位置,现在踢的是前腰,但无论是打边锋还是前腰都要比打左后卫要适合得多。
除了上述两位,这一代还有一位非常值得关注的球员是柏林赫塔的德国克裔中场帕特里斯·乔维奇(Patrice Čović)。乔维奇的父亲安泰同样是足球运动员,出道于哈伊杜克,曾入选过克罗地亚各级青年国家队,和西米奇、图多尔、日夫科维奇等人当过队友,下个赛季将从二队升为一队主教练,克足协官方还专门恭喜了安泰成为克罗地亚又一位五大联赛俱乐部的主帅,与潜在国家队主帅接班人打好关系之余,或许也是想拉拢他的小儿子帕特里斯。
帕特里斯虽然身型上和茨海尔菲、拉德曼差不多,但他并不是一位需要大量球权的球员。帕特里斯所在的柏林赫塔U12是全德国07一代实力最强的球队,去年他们受邀来克罗地亚参加一项国际赛事阿尔帕斯杯时就曾击败过萨格勒布迪纳摩,在其他各项赛事同样斩获无数国际奖项,而帕特里斯就是他们阵中的绝对主力兼第一点球手。这么一名有天赋的球员未来也可能会受到德国国家队的青睐,虽然父亲安泰的态度尚不明确,但他的哥哥马乌里斯倒是对克罗地亚的归属感非常强,克足协只能期盼他的家人能够鼓励他选择为克罗地亚效力。
克罗地亚青训在08一代迎来了又一段高潮,而这一代的辉煌主要来源于三家俱乐部:萨格勒布迪纳摩、哈伊杜克和奥西耶克。迪纳摩这一代目前取得的成绩已经完全不逊于98一代和03一代,阵中的球员也不断流入和流出,但成果依旧骄人。门将斯蒂佩·杜夫尼亚克(Stipe Duvnjak)目前是队长,他的防守非常稳健,基本上每次参赛都提前预定赛事最佳门将。看他名字或许也能猜到了,他就是03一代队长托米斯拉夫·杜夫尼亚克的亲弟弟。
锋线主力从左至右分别是帕特里克·霍尔瓦特(Patrik Horvat)、马林·德利奇(Marin Delić)和罗科·马尔库林(Roko Markulin)。三人的技术都非常细腻,尤其是左翼霍尔瓦特,纵观全球同龄人也很难找到盘带比他更出色的球员,他也是这三人里唯一一名从加入迪纳摩至今一直都稳打主力的,不过早期打的是右翼;德利奇进球效率很高,但身体还略显单薄;马尔库林状态不是很稳定,时而大腿时而隐形。
迪纳摩这一代的中场在早期就显得相当拥挤了,因为那个年龄段通常是踢7人制或9人制足球,中场一般只布置1到2名球员,而他们这批人现在共有3名极具天赋的中场,这三人也都曾戴上过队长袖标。尼科·托马舍维奇(Niko Tomašević)是这批人的元老级人物之一,也是第一位队长,2014年迪纳摩在全国范围招第一批U8球员时,托马舍维奇便是其中一名7岁就入选的球员。他攻防都非常积极,盘带和组织能力过人,16/17赛季还成为了萨格勒布地区U9联赛最佳射手。不过随着中场越来越拥挤,他不得不转到了火车头以获得更多出场时间,直到今年才重返了迪纳摩。
卡尔洛·帕伊萨尔(Karlo Pajsar)一开始并不是球队的主力,而且有时候会被安排到防线位置,这让他没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准,直到他在和托马舍维奇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优势后才获得更多的出场时间,也更多地出现在他最擅长的中场位置。相对而言,帕伊萨尔的状态不如托马舍维奇稳定,也不像托马舍维奇得分能力那么强,但他的出球能力远超同龄人,并且防守补位意识相当强,他也在托马舍维奇暂时离队后当了一段时间队长。
克雷希米尔·拉多什(Krešimir Radoš)是目前三人里位置最稳的中场,他身材高大,小技术和出球都非常强,16/17赛季还效力于塞斯韦泰时位居U9联赛射手榜第三,仅次于托马舍维奇和霍尔瓦特。他的加盟对托马舍维奇和帕伊萨尔的出场时间都形成了威胁,这也间接导致前者当时选择了离队,也可以看出目前而言拉多什是这一代的中场第一人。
而后防线最出彩的是两闸——左后卫的迪诺·什科伊茨(Dino Škojc)和卢卡·卡迪奇(Luka Kadić)。前者左右脚均衡、跑动积极,擅长直塞和原地摆脱;后者和托马舍维奇一样是这一代的元老级人物之一,留着和耶德瓦伊差不多的发型,擅长上抢和拦截。两者都是加入迪纳摩至今主力位置从未动摇过。
另外,迪纳摩还有两名曾经的主力现在已经离队,一位是中场莱昂·奥罗兹(Leon Oroz),一位是中锋莱昂·亚基罗维奇(Leon Jakirović),两位莱昂都是2017年EFCO杯的冠军主力。前者起初在托马舍维奇占据中场主力时踢的是左翼,他擅长短传配合和一脚出球,2017年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而去到德国加入了斯图加特青训营,不过斯图加特这一代实力并不太可观,奥罗兹前程尚不明朗。
亚基罗维奇是父亲就是本赛季一鸣惊人的克甲升班马戈里察的主教练塞尔盖伊·亚基罗维奇,他这种站桩型中锋在那个年龄段在迪纳摩这种讲求技术的俱乐部并不吃香,最终选择了来到塞斯韦泰,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亚基罗维奇本赛季提前升上了塞斯韦泰U12,并且作为全队最小年纪的球员当上了队长,最可怕的是他还在这个年龄级别的联赛登上了射手榜第二。他的弟弟马蒂亚是塞斯韦泰10一代的队长,现在已转型为门将,目前迪纳摩正在考虑打包带回兄弟俩。
虽然迪纳摩08一代在各项国际赛事硕果累累,但在国内赛事倒是有在哈伊杜克和奥西耶克身上栽过几次跟头。哈伊杜克这批人值得关注的有中场罗科·延伊奇(Roko Jenjić)、罗科·沃伊沃迪奇(Roko Vojvodić)、边锋西尔维奥·伊万尼舍维奇-德沃尔尼克(Silvio Ivanišević-Dvornik)和左后卫塞尔焦·兹拉塔尔(Serđo Zlatar),而奥西耶克值得期待的有前锋卢卡·克尔斯蒂奇(Luka Krstić)、德拉任·亚曼(Dražen Jaman)、马泰伊·加古利奇(Matej Gagulić)、中场阿尔森·乔查伊(Arsen Čočaj)和伊万诺·科拉雷维奇(Ivano Kolarević)。
值得欣慰的是09一代的强势程度完全不亚于08一代,这两批人不禁让人想起克罗地亚的前两个黄金期,一次是出生在68、69年以博班、苏克、贾尔尼、比利奇、普罗辛内茨基为代表的98年世界杯季军班底,一次是出生在88、89年以拉基蒂奇、佩里西奇、洛夫伦、维达、巴德利为代表的18年世界杯亚军班底。假如足球线两批人发光发亮的时刻?
09一代最强的依旧是班霸萨格勒布迪纳摩,奥西耶克也保持着上一代的势头,而其他几家俱乐部的情况则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青训饱受诟病的“伪豪门”里耶卡在这一代总算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期,毫无名气的乌特里纳突然冒了出来,而哈伊杜克则陷入了低谷。
迪纳摩这一代最引以为豪的是他们的三名后卫,从左至右分别是卡尔洛·齐尔杜姆(Karlo Zirdum)、洛夫罗·弗尔班(Lovro Vrban)和尼科拉·托姆基奇(Nikola Tomkić)。这三位球员的盘带和防守都非常强,不过边路两位现阶段都比较粘球,两人的区别是齐尔杜姆身材高大,未来也有可能会踢中后卫,而托姆基奇则更擅长传中。相对而言,队长弗尔班永远是三人中表现最稳健也最无私的那位,不过从弗尔班的身高和技术风格来看,不排除未来会向中场发展。
主力门将帕特里克·博塞克(Patrick Bosek)长得并不高,起初也并不是门将,16/17赛季还是队内第三射手,但他马上适应了主教练的安排,迅速占据了球队主力门将的位置,他最突出的特点是下地非常快,不过鉴于迪纳摩U11还有S·杜夫尼亚克这样的天才门将,博塞克的未来生涯或许充满了挑战。
中场主力曾经是前队长马尔科·察潘(Marko Capan),但他的出场时间在同位置的斯洛文尼亚神童奥卡诺维奇加盟后明显减少,队长袖标也给了从库斯托希亚加盟的弗尔班。察潘留着一头长发,让人看第一眼就知道他是中场,虽然速度较慢,现阶段传球也缺点创造力,但他的防守非常积极,拿球也相当稳,最重要的是还进球如麻,相信未来踢11人制足球时他依旧会是迪纳摩的绝对主力。
迪纳摩前场的绝对主力是迪诺·德尔基奇(Dino Delkić),这名球员个子全队最高,样子看上去像一名中锋,他的护球能力相当强,但从球场上的位置来看或许定位是右边锋而并非中锋。前场另一个位置通常是由莱奥纳尔多·科索韦茨(Leonardo Kosovec)和刚从火车头挖来的最佳球员马蒂亚·弗拉霍维奇(Matija Vlahović)轮换,前者冲劲十足,同时也是全队最重要的火力点,他的定位应该会是中锋,而后者虽然技术细腻但状态不是太稳定,定位是左边锋。
里耶卡09一代虽然比不过迪纳摩,但三线相比其他任何一支克罗地亚球队几乎都明显高一档,其中最具潜力的是他们的前锋伊万诺·茨维塔诺维奇(Ivano Cvitanović)、中场莱昂·舍里菲(Leon Šerifi)和希梅·斯塔尔切维奇(Šime Starčević)。茨维塔诺维奇不是传统的支点型中锋,他个子不高且脚下技术甚至比迪纳摩球员还要细腻;而两位中场则都是攻防俱佳的全能型中场,也是给茨维塔诺维奇喂饼的好手。
哈伊杜克这一代虽说整体水平不行,但他们的有两名非常拔尖的球员,分别是中场杜耶·宁切维奇(Duje Ninčević)和边锋蒂诺·克雷希奇(Tino Krešić)。宁切维奇的技术和意识全面程度几乎超过任何一位同期的克罗地亚青年球员,远射、上抢、出球、突破、摆脱、视野等等,每一方面都走在同龄人的前列,不过想要兑现他应有的潜力,哈伊杜克真的需要加把劲了;克雷希奇是一名将速度、体力和积极性完美结合的球员,他的覆盖面积广,跑动能力远超任何一名同龄人,他是今年夏天得益于原球会内雷特瓦和哈伊杜克的合作来到哈伊杜克。
而其他值得关注的球员包括奥西耶克中场马泰伊·米利契奇(Matej Miličić)和后卫卡尔洛·扬伊奇(Karlo Janjić),这两位球员已经提前升上了奥西耶克U11,其中前者已经是常规首发,而他们的队长马泰奥·萨博(Mateo Sabo)虽然尚无U11经历,但却是U10的绝对核心;而火车头值得关注的球员有卡尔洛·马特科(Karlo Matko)和马泰奥·赫卢皮奇(Mateo Hlupić),前者在加盟火车头之前和弗尔班曾是库斯托希亚的队友;虽说名不见经传的小球会乌特里纳也突然人才井喷,但尚不清楚这么一家球队的球员是否真的打算把足球运动员作为自己的未来职业。
在简单过一遍值得关注的00后球员后,下一章将主要介绍克罗地亚青年赛事。由于考虑到每章的篇幅和整体的结构布置,一部分本章只是一笔带过的球员或者没有提及的球员会穿插在后续的章节进行补充。